研学旅行快速发展的这5年,积累了一批研学旅行指导教师。
想要快速推进研学旅行的发展,离不开对研学旅行指导教师。
那么,如何加强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人才的培养呢?
新时代研学旅行指导教师
目前研学业内在教育教学与方法论、研学指导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更深层的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还不成熟,而进一步促进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及创新型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研学旅行指导教师。
新时代研学旅行指导教师,需要:
更专业化——具有产品开发视野、多体系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执行评价、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
更素质化——具有教育学、社会学、旅游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素养,将研学旅行与学生学习生活进行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能力;
更深层化——基于更高视野、更多学科下的理论研究,丰富研学旅行的精神内核,为研学旅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能力。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
如何进行人才的培养?
主要有几下几个途径↓↓↓
加强专业建设,构建科学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培养研学旅行人才的关键在于构建以研学旅行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闭环。
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在专业学习中应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部分的比例,基于“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体系完善专业课程内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将产学研合作的实训项目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推进其深度融合。
1.丰富课程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课程要求将课堂延伸至实训室,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理论,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将课程立体化;同时,院校还可以引入企业导师及相关项目,进一步结合产学融合。
2.丰富课程内容
各院校应逐步尝试专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动态的融合。
还应丰富课程教学所选用的教材,由产、学、研、及其合作编写的皆可纳入考量,使教材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
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可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增加学生发展自由度,促进学生多方面兴趣分化、丰富研学及相关领域的了解。
3.丰富课程教学方法
院校可以引入人工智能、VR、沙盘等产业内先进设备丰富实训室,不断完善内部产学研合作的配套内容,让实训室真正的活起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协同培养运行机制
研学旅行产学研深度合作涉及多方不同的主体,政府作为系统内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产学研发展、新时代复合型及创新型研学指导教师的培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府应发挥职能作用,带领院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一同构建研学旅行产学研管理体制,各方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协同培养运行机制。
1.发挥职能作用,加强顶层设计
政府应发挥组织与协调作用,建立由教育部、文旅部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研学旅行产学研联合办公室,负责项目合作、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工作,对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的实施进行监督。
定期在业内组织召开相关产学研联合讨论会、积极邀请社会各界参与研学旅行相关论坛等,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2.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健康发展
政府部门可对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现状、合作领域内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了解合作过程中各方容易出现的纠纷及法律问题,分析现有政策制度、律制度的空白与不足,发布相关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研学旅行产学研各方能够积极履行义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研学旅行产学研整体健康发展。
3.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支持力度
政府可为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各方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或财政税收政策优惠,以缓解各方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使院校能够有更多的教育经费用于产学研合作、人才协同培养、使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有更积极的参与性,使科研院所在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上有更多产出。
4.建立健全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院校应配合各方明确人才职业定位,加强职业规划培养,打造研学旅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建立创新创业园、组织相关竞赛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5.完善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机制
在研学旅行产学研深度合作过程中,利益分配应综合各方任务量、职责、提供支持比例等进行综合考量,各方应探索无形资产转化机制,使优秀的人才及相关科研成果实际应用及时反馈到产业中,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便能够更好地与研学产业对接。
6.完善人才流动与共享机制
政府可整合人才市场及资源,成立独立的部门专门进行人才的监管与服务,促进区域内人才的流动,优化人才培养进入及退出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主动性。
人才共享是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一大动力,各方应积极探索拓展人才的共享方式,如委托共享、借用共享、项目共享等,实现研学旅行领域内人才的互借互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工作中。
优化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利研学旅行于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构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时,各院校应完善优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合理增加评价主体,让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参与到评价中来,促进评价结果的全面可靠。
坚持在实践中检验人才培养质量,考查人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精神的意识,加强人才培养的全流程考核。
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积极顺应研学旅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趋势,通过对课程、体制、机制等进行创新来深化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危机可以倒逼改革创新,机遇可以促进快速发展,研学人追求专业的过程就是勇敢面对艰难困苦、不断追求和创造更高质量研学旅行的过程!
当更多的研学人对研学旅行有了更深认知、更多创新,不断完善研学旅行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全流程人才培养闭环,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研学旅行必将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下一篇:新消费带动节日经济更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