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方网此前报道,从北大清华到哈佛剑桥,如今越来越多的暑期游产品将目光锁定在了“研学游”主题,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定价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到了商机,但市场上大量并不具备经验、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运营“研学游”产品,让“研学游”开始变味儿,甚至个别产品入校都采取非正规手段,存在大量隐患。 笔者认为,治理研学乱象,必须找到背后真正的组织者,从规制组织者入手。 研学活动,本应是有益的学生活动,有质量、合情合理合法的研学活动需要鼓励。趁着暑假时间,来到向往的高校、有趣的场馆、美丽的城乡参观学习,本是一件有益身心的好事。人们憧憬不同的空间和环境,多出去走走看看、长长见识,多一些课本之外的实践与体验,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暑期工作日期间,父母也大多忙于工作,无法全天候照顾孩子,包括暑托班、研学团在内的教育活动形式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因此,研学活动本身可以被视为是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研学活动值得也应该被鼓励。 然而,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不少研学活动变了味,并且乱象丛生。有的研学计划明明写着参观大学校园,然而实际却走马观花、拍照走人;有的研学活动不明码标价,额外开出成千上万的费用;有的研学旅程在住宿、交通等方面安排混乱,严重违背中小学生的作息习惯……更离谱的,有网民爆料的“互联网公司研学”。一名网友描述了“工位研学”的诡异画面:“先绕我们工位一周,参观当代互联网打工人惨状,然后又去到公司健身房,围观不认真上班的人摸鱼健身。”这些现象让人哭笑不得。 而在研学体验过程中,也有的研学活动给参访单位带来了负面影响。近期,有大学生在网上发布图文显示,有的研学组织者无视基本的纪律规范,默许“熊孩子”们翻越护栏在大学的湖水里抓乌龟、在食堂插队打闹、在教室和图书馆门口大声喧哗。种种乱象,使“研学”二字甚至成为了最近人们鄙视和反感的代名词。 需要指出的是,批评研学乱象,不能批评错了主体,必须搞清楚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 有个别网民质疑,大学为什么能组织这样的活动?博物馆是不是为了以此赚钱?殊不知,众多的大学和公共场馆都是无辜受害者。政府经费划拨和教育项目收入是公办大学尤其是好大学的主要资金来源,学校并不需要也不会违法违纪地去通过研学活动为自己“敛财”。而对于博物馆、天文馆等公共场馆而言,有的场馆面向所有游客免费,有的场馆一直火热。 前不久,一个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139名学员入校,北京大学依据相关规定,关闭了相关46名校友的校友预约系统使用权限;国家博物馆也在7月特别宣布,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 这些研学活动特别是研学乱象背后,真正的组织者是旅行社和各种企业机构。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统计,2021年研学机构已突破3万家,潜在消费群体超过2亿人。两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可能只增不减。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前5个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约80%。这些机构洞悉当代家长的心理和需求,利用“名校体验”“美丽国学旅行”“别样的成长”等噱头吸引大量家长为孩子报名。可见,整顿这些真正的“主角”,才是治理研学乱象的突破口。 研学乱象的治理,需要行业的规范化、监督与反馈的日常化、典型的明确化。早在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就已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93家高职院校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 可见,要做好这个行业,人才、专业课程、经费、场地、服务和安全一样都不能少。在企业和机构野蛮生长的背景下,应当有更明确的行业规范被确立,择优汰劣,并建立由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实现即时的监督与反馈。 近年来,在盐场里体验晒盐技艺、在四川走进李杜故居、在自然博物馆做小实验……这些项目都备受好评。什么是好的研学项目,什么是问题项目,研学行业的典型案例与“避雷”清单也亟待相关部门评估和发布。 一个好的行业和实践活动,不应被问题和乱象所淹没。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治理研学乱象,要从大力整顿那些问题企业、问题机构入手,解决根本问题,为家长和孩子们营造清朗欢快的研学行业和研学环境。(复旦大学 丁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