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研学旅行“行”与“学”的关系

有人把研学旅行与古时的游学并列提出,认为春秋时期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杏林设坛,修订六经;唐代李白年少时走出蜀地,26 岁“仗剑出国,辞亲远游”,用3年时间“南穹苍梧,东涉溟海”,这就叫研学;还有人把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所说的“大抵少年能以旅游观览山水名胜为乐,乃极佳事。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进许多阅历学问,激发多少志气,更无论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作为论据。

如果站在今天现代教育的角度而言,研学旅行固然有增加见识、锻造意志、培养适应环境能力的作用,但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深度接触和体验,从多个层面来激发学生发现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里既有通过游历增长常识的作用,更多的还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将所学的静态知识活化,让学生能够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的实物进行印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认识、探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实践学习。学生只有在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才能够培养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及能力,养成创新人格。如果单纯地把研学旅行理解成为古人的“仗剑出游”,未免将研学实践的教育意义理解得太肤浅了。

一、研学旅行与旅游的区别

自 2016 年 12 月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文件下发后,由于旅游界的迅速介入,使研学旅行向研学旅游的方向倾斜,而且已经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态势。有些省的有关部门打出了“研学旅游”的说法,提出“学一半、游一半”的说法,导致了研学旅行概念上的混乱。事实上,也确实有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认识研学旅行与课堂学习以及和一般旅游的异同。

研学旅行与旅游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在这种短暂经历中,旅游者在旅游地从事消遣闲暇、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活动,并不获取报酬。而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对这一人群的导游服务,使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创造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旅游的六大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这是旅游的最基本要素和功能。

笔者把研学旅行也概括为六个要素,即“吃、住、行、践、学、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研学旅行与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

“践”为体验与实践的活动形式。这是研学旅行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本质意义。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不是为了“游”而游,也不是在“游”中学。而是在社会中通过实践、体验,获得对生活的真实的认知。这正是教育部把“研学旅行”更名为“研学实践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学”是研学旅行的本质。研学旅行纳人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不是让教育教学变成游览式的教育和教学,而是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实施实践教育,这是研学旅行的本质之所在。

“研”是研学旅行学习方式的界定。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以小组形式的学习构建共同体,开展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实践教育,使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转化,收获真实获得。

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关注的是游客情绪的变化,服务的满意度是衡量旅游服务的基本标准。研学旅行的“吃住行、践学研”关注的是学生的真实获得,用课程思想统领的研学旅行才是衡量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那种把研学旅行界定为“研一半,游一半”的说法,既毫无理论依据,也完全曲解了研学旅行的本质意义。

研学旅行的重点是在旅行途中的学习。这种学习应该是有主题、有目的、有设计、有方向、有方法的学习,绝不是随机地在游玩中的感知性学习。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规定了研学旅行组团时须配备研学导师,并对研学导师提出了相关的职业要求。而这一岗位最根本的要求应该是,研学导师要在负责“吃住行”的基础上配合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的实践学习。

二、研学旅行之“学”的特点

研学旅行既不同于一般的课堂学习,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对于其“学”与“行”都有特殊的要求。在操作层面,应该以实践性的“学”为主导,才能体现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真谛。

研学旅行之“学”具有目的性、印证性与实践性的特征。

1.研学旅行“学”的目的性。

研学旅行之“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教育部等 11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这才是研学旅行最主要的目的和方向。

2,研学旅行“学”的印证性。

研学旅行之“学”较之课堂学习具有实践印证的特点。首先,研学旅行之“学”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突破了课堂教学学习时间上的制约,突破了课堂教学场地的制约。地博任行走,天高任鸟飞。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全面地放松身心和自我,在真实具象的生活实际中体验生活、感受生命价值。在这种环境下的学习,更应该是体验感悟的认知,是对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印证和转化,是通过学生的感悟认知将学习到的知识能力转化为自身经验的实践过程。在学习内容方面,研学旅行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背景,强调学生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接触与联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通过个人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达到学习目的。

3.研学旅行“学”的实践性。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必须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而这恰恰是课堂教学的“软肋”。从根本上说,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收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从教育部的要求和各地开展研学旅行的实践看,研学旅行的内容安排遵循由乡土乡情到县情市情再到省情国情的由近及远的顺序,也具有实践教育的可操作性。

三、研学旅行之“行”的特点

研学旅行之“行”是体验之“行”,具有目的性、趣味性、体验性与走学性的特征。

1.研学旅行“行”的目的性。

旅游重在娱乐、休闲、放松,是游客调节生活的手段。旅游接待方更关心的是游客是否满意。导游经常通过讲笑话、名人趣闻逸事的方式,甚至不惜曲解景点知识来讨得游客的欢心。而研学旅行的“行”更强调教育的主体体验与主体交流。从知识的储备和获得来说,一般游客在出行前可能会去搜索旅游攻略,了解景点的相关情况。而研学旅行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学组织方不但事先要对旅行路线和目的地的知识内涵进行深人细致的了解、解剖和转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而且要与每一个研学学习点沟通教学内容和活动组织方式,使学生能通过“行”与“学”提高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学旅行中的“行”是“学”的载体,更是研学旅行“学”的品质保障。假若将研学旅行的“行”与一般的旅游混为一谈,就会造成承接出行的旅游单位将研学旅行异化为赚钱的手段。从研学旅行“行”之定位看,“行属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学校组织的学生的集体活动。“行”是研学实践性之“学”的必由途径。

2.研学旅行“行”的走学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虽然也是旅行,但这种“行”是行走中学习之“行”,学生只有在研学旅行中真正动起来,到处跑一跑、看一看,体验一把、实践一下,才能收获真实的认知,实现实践性的学习。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提倡研学旅行的景点,基地越多越好,让学生见识得越多越好。我们更提倡研学旅行要慢下来,要让学生深人地了解一个地方、一件事物内在东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体验、实践的学习环节,注重在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基础上的学生生活经历的丰富与实践知识的获得。

当然在“行”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3.研学旅行“行”的体验性。

一是自然体验。研学旅行将自然变成“自然教室”。学生走进生态园,游历名山大川,开展自然探险或历史古迹探秘等活动,在大自然中开展生命教育,这是符合学生天性发展需要的。

二是历史名胜考察体验。游览家乡、祖国的名胜古迹,深人探究历史名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也是研学旅行应有之义。

三是文化体验。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体验和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环境。这种沉浸式学习、励志教育和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包容力和交际能力。

四是社会文明规则体验。不同地域都会有不同的社会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交往规则,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收获社会文明交往规则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也是研学旅行重要的社会价值。

五是生活体验。研学旅行使学生离开父母的呵护,改变生活环境,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规划、选择,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4.研学旅行“行”的趣味性。

研学旅行之“行”较一般的课堂学习具有更浓厚的趣味性。研学旅行以广阔的社会资源为背景,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广阔的自然空间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研学旅行不是一般性的旅游活动,有“走”有“学”,有“行”有“研”,行走中学习,学习中行走。它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开展集体性学习活动,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课堂中学习、体验,目标定位更综合开放。在兴趣的导引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自主管理学习、活动和生活,发现自我价值和自身潜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陌生环境,帮助学生较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研学旅行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学生在社会游历过程中,加深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增进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浓厚兴趣的激发、深层体验的获得,正是这一切的前提。

四、研学旅行的品质保障:“学”与“行”的结合

研学旅行体验式的“行”与实践性的“学”密不可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体验之“行”就无所谓实践之“学”。行走的过程必然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此,笔者把研学旅行用形象的语言归纳为“携一卷书、行一程路、诵一篇文探一处秘、做一件事、记一则言、唱一首歌”。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是教育的创新。在实施中,只有充分照 纲 顾到“学”“行”之特质,保证其品质,同时将“学”“行”密切结合,才能使研学旅行真正发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上一篇:2022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济宁(曲阜)论坛举办

下一篇:广少奎院长应邀出席研学旅行(省/市)协会联席会议工作会议活动

11-29